什么是“考種”(水稻考種的意義)
什么是“考種”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簡稱“中心”)作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會迎來許多中小學生參觀,在研發人員講解過程中,會提到水稻“考種”,學生們聽到“考種”會問:“是用火烤嗎?”其實并不是。研發人員會告訴他們:“就像大家考試一樣,水稻也會進行自己的“考試”,實驗室進行的考種主要是針對水稻產量的考察”。
我們在考察一個水稻材料好不好的時候主要會從他的生育期及農藝性狀進行考察。大致包括:播種期、移栽期、始穗期、齊穗期、全生育期、株型、葉色、長勢、株高、整齊度、倒伏性、有效穗數、穗長、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理論產量等方面。而我們在實驗室進行考種的項目一般為有效穗數、穗長、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水分、千粒重。
首先我們會從一個耐鹽堿水稻材料中隨機選取3穴收割,進行晾曬,帶回實驗室測量穗長(穗長為稻穗最下部第一個枝梗分叉處到穗頂的長度),再將每穴進行脫粒,將實粒與癟粒分開,分別記錄實粒數與癟粒數。數出一千粒實粒種子進行稱重。再用谷物水分速測儀測定含水率。每一個指標都重復3次取平均值。
數穗粒
量長
脫粒
區分實癟
數千粒
稱千粒重
測量水分
中心研發人員將苗頭水稻材料選出后有的會進行擴繁再分發到各個試驗點進行示范種植,有的會進一步加代穩定,有的會作為雜交親本使用等等。好的耐鹽堿材料會申請進入國家耐鹽堿區域試驗。團隊的研發成果年年有突破,產量年年增加,基于海水稻團隊品種研發優勢,構建了育、繁、推一體化體系,優良稻種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大面積銷售推廣。
END
來源: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
供稿人:于萌
審核人:萬吉麗